“你們鄉易地搬遷點相對較多,群眾在享受易地搬遷政策后有沒有什么困難和反映的問題?脫貧攻堅后續鞏固工作中相關責任是怎么落實的?”近日,在走村入戶前,檢查組向鄉政府負責人了解相關情況。
日前,德欽縣紀委監委將扶貧領域監督檢查工作 “關口”前移,組織扶貧領域監督檢查組到霞若鄉部分村民小組開展監督檢查。為不影響群眾勞作,檢查組直接來到群眾勞作的田間地頭,與群眾促膝而談,面對面拉家常、話政策。
“你們村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都享受到了什么政策?村民小組和家里都有什么變化?子女教育、醫療、住房方面有什么困難?縣、鄉、村各級領導在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是否存在優親厚友等問題?”檢查組向群眾詳細詢問。
“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什么都不愁,對扶貧工作人員也很滿意。我們村近年來部分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都有租金,每年都可以在自家地里務工,務工也有收入。只是今年不知道是不是時間還沒有到,我們到現在還沒有拿到土地流轉金和務工費。”群眾向檢查組反映。
“有個單位在我家地基上建了灌溉水池,當初說好要給我一點補償費,但到現在都還沒給。”另一名群眾向檢查組反映。
收到以上問題反映后,檢查組第一時間向鄉政府和相關部門進行核實。核實后發現由于該村合作社今年通過土地流轉種植的白蕓豆正在回收,還沒有出售,因此沒有向群眾兌現今年的土地流轉資金和務工費。灌溉水池沒有驗收,施工方還沒有向群眾兌現相應補償費。檢查組實地核實、當面反饋后,目前該村合作社積極對接銷售渠道,已準備向群眾發放今年的土地流轉資金和務工費。此外,該村灌溉水池施工方也及時向群眾兌現了補償費。
“群眾利益無小事。”檢查組結合群眾反映的問題,要求鄉鎮負責人認真落實好扶貧工作領導責任。在扶貧工作上不僅要親自抓、親自部署,還要看落實、看成效,層層抓實責任,切實將扶貧政策落到實處,惠及民生,嚴防出現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通過走村入戶解民情,將監督檢查工作‘關口’前移至群眾身邊,改變了傳統聽取鄉、村一級匯報,到村一級看資料的監督檢查模式。這不僅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聽到了群眾心聲,還解決了群眾不會反映、不知道向誰反映的問題,切實暢通了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下一步,我們還要經常性、不定期開展這樣的監督檢查工作,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化解在基層萌芽狀態,切實發揮好紀委監委的監督職責。”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余飛鵬)